中国居民每天坐8.8小时 | 中国慢病研究新分析
体力活动、久坐行为和睡眠已被证明与心血管疾病等慢病有关。
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数据发现,中国≥40岁居民,每天静坐时间为8.8小时。
研究分析了20370人,平均年龄65.4岁;35.4%为男性,连续7天佩戴腕式三轴加速度计,以评估他们的习惯性行为包括睡眠、久坐、轻度体力活动和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。
研究发现,累计睡眠时间为7.7小时/天,静坐时间为8.8小时/天,轻度体力活动时间为5.7小时/天,中重度体力活动时间则为104.4分钟/天。
就是说,在记录的清醒时间期间,54%的时间在坐着,35%的时间在轻度体力活动,11%的时间在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。
总体活动水平通常在年轻组中最高,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。
每增加10岁,中重度体力活动体力活动时间平均减少23.4分钟/天,轻度体力活动时间减少29.2分钟/天。
年龄每增加10岁,总睡眠时间增加7.0分钟/天。≥80岁居民睡眠时间最长(8.1小时/天)。
女性的活动水平高于男性,女性的身体活动时间更长(轻度体力活动时间延长65.6分钟/天,中重度体力活动时间延长19.3分钟/天),久坐时间更短(缩短79.8分钟/天 )。
已婚者的总体活动水平往往高于单身者。
与农村地区的人相比,城市地区的人的总体活动水平、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、轻度体力活动和睡眠时间较少,而久坐时间要多得多。
不同职业的运动行为模式差异显著,农村农民和工厂工人的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水平最高(平均分别为108.9分钟/天和94.8分钟/天),远高于办公室办公者。
此外,越瘦的人,总体活动水平越高,且更频繁地参与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和轻度体力活动。体重指数(BMI)增加10个单位时,久坐时间增加74.1 分钟/天。
工作日用于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和睡眠的时间略长于周末。一天中最活跃的时段是在6:00–10:00和16:00–18:00左右,中午(12:00–14:00)的活动水平明显较低。
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的两个峰值出现在8:00和18:00左右。轻度体力活动有三个峰值,在7:00和17:00有两个主峰,在11:00有一个小峰。所有年龄组活动水平的时间模式相似。
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针对身体活动建议:所有人都应当增加运动、减少久坐,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或至少75 min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,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。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6~8 h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- [家居]好消息!南浔成功举办2023高定家居设计创新大会
- [国内]欧洲的“盼煤的渴望”波兰民众熬夜排队抢购煤炭
- [国内]河南南阳1岁男童失联38小时,在距离失踪地点约300米的高速公路铁丝网上找到
- [国内]杭州一居民出门没拔充电线结果家都被烧没了:这个坏习惯一定要改!
- [国内]1只蟑螂1年可以繁衍出1000万只蟑螂 如何消灭蟑螂是最干净最彻底的技能
- [综合]拜登携夫人逛车展误牵手美丽的女州长,看到第一夫人眼神后赶紧松开
- [国内]女子自称死后“不死”,5年间骗取男网友486万元
- [国内]发挥煤炭“压舱石”作用 能源行业“开足马力”保障百姓温暖过冬
- [汽车]丢掉“水波纹”前脸,拉长车身扩空间,但吉利嘉际依然没侧滑门
- [综合]一句家乡话 一道家乡味 “乡音食韵”让长江文化更具烟火气